中国电信推动云计算联合体“开新、扩围、提质”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中央企业是国家创新链条的重要枢纽,也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中央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全面带动高校院所、民营企业等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协同创新生态,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在云计算领域,就有这样一支“联合舰队”。去年,中国电信联合数十家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地方国企及头部民企等创新主体成立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云计算联合创新任务。
一年来,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近日于福州举行的“2025年智能云生态大会·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年度峰会”上,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在云计算产业核心部件国产化、软件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发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升级版正在打造,向着“开新、扩围、提质”目标前进,并为此开展技术攻关升级行动、产业应用升级行动、合作机制升级行动。
展开剩余77%向下扎根、向上赋能一年前,同样是在福州,云计算创新联合体成立。
一年之后,息壤算力互联调度平台、RISC-V视频智能处理系统、面向云边协同的云数一体算力设备、广域分布式无损智算网、国产化的轻量级分布式存储等一系列依托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创新攻关的成果发布悦倍网,可谓琳琅满目。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黄智勇在会上表示,中央企业云计算创新联合体成立一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二是打造中国电信第一科技息壤,加快推进一体化智算体系;加快突破规模应用,赋能千行百业上云用云。
就在今年3月中旬,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与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联合发布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5年第1号),中国电信天翼云服务器操作系统CTyunOS系统V2.0通过测评,获得安全可靠等级“Ⅰ级”。这是运营商中首家在基础软件领域获国家安全可靠认证的企业,标志着天翼云在攻关基础软件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加速推进云计算产业国产化进程树立了行业标杆。
在规模应用上,中国电信坚持云智一体的发展方向,通过云网基础设施和AI的深度融合,不断地升级产品体系和生态矩阵,有效整合各方的异构算力资源和AI服务能力,向全社会提供普惠的新型信息化服务,并且在教育、交通等数十个垂直行业培育智算产业生态。
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史凡表示,过去一年,云计算创新联合体一边“向下扎根”,一边“向上赋能”。“向下扎根”是指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成效,比如在基础软硬件领域内,CPU、内存、SSD存储等“卡脖子”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天翼云成为首家兼容下一代高性能国产CPU云服务商。“向上赋能”更容易理解,在成员共同努力之下,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已经在典型行业和应用场景上不断取得突破,比如航空数字化智能零售平台、中旅免税大数据云平台等等。
开新、扩围、提质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塑云计算产业链,需要在云计算的基础能力层面不断突破,使得云计算更好地支撑AI的发展。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之下,云计算创新联合体这支“联合舰队”继续“劈波斩浪”。
黄智勇认为,云计算创新联合体要继续聚焦基础软硬件、云基础平台、云网融合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大动力。同时要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围绕产业应用的需求导向,以应用场景和重大工程为抓手,促进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结构升级。黄智勇还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设立科研专项基金、成立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共建开源社区等方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这次峰会上,中国电信发布了《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升级计划》报告,并启动技术攻关升级、产业应用升级、合作机制升级三大行动,推动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开新、扩围、提质”,加快打造中央企业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升级版,构建全开放智能云生态。“开新”是指价值定位、任务布局、行动机制升级,“扩围”是指联合体新成员、联合体创新中心、联合体跨链“扩围”,“提质”是指存量任务、组织管理、支持政策“提质”,总体目标是使“国家云技术生态影响力领先”。
在技术攻关升级行动中,要进一步“向下扎根”,推动原始技术创新突破,包括基础设施算力升级、数据升级以及大模型创新升级。在产业应用升级行动中,要为不同行业提出和设定不同的攻关方向、目标,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比如在能源行业推进算力网实际落地,在建筑行业推进信创云实际落地。合作机制升级行动则要集聚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平台要素,构建开放融通、共生共荣的创新生态。
峰会期间,中国电信举办中央企业云计算创新联合体扩围仪式,以国家云建设需求为导向,联合央企、高校院所、地方国企和民企协同开展云计算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产业应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云计算创新联合体,中国电信携手中国电子、中国旅游、南方电网集团成立“基础软硬件联合创新中心”“数字电网云边协同联合创新中心”和“数智平台联合创新中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悦倍网
发布于:上海市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